为进一步激发和培养学生爱科学、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提高学生科学素质,5月17日至22日,我校邀请了四位中科院科普演讲团老科学家到校举办系列科普讲座,为期六天,每天四场,共计24场讲座,内容涵盖了现代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领域。
徐邦年
演讲内容:无人机揭秘
空军指挥学院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授课 5000 余学时。多次荣立三等功和获得嘉奖。在飞行安全、失速螺旋等领域有较深造诣,在国内首次提出飞行安全预测理论和飞行安全评估理论并为空军建立了飞行安全评估体系。主持和参加完成的科研项目有单机空战交互式可视化智能仿真系统、歼-7E飞机作战使用研究、有人驾驶飞机(固定翼)飞行性能和图表资料等9项,获全军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 项、三等奖4项。撰写专著和教材15本,获全军院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空军优秀教材一、三等奖各 1 项。
赵士洞
演讲内容:资源、环境与民生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兼职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植物分类与分布,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动态和管理。现任科技部国家生态与环境野外观测研究站专家组副组长。曾任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主任、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科学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以及国际长期生态学研究网络执委和东亚及太平洋区域网络主席等职。曾获2012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孙万儒
演讲内容:发现、发明与创新实践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从事与微生物有关的生物技术研究,参与我国北方生物工程中试基地筹备与建设,主持多项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首先在国内开展手性化合物和手性药物生物合成研究,取得多项突破性成果。发表论文90多篇,专著4本,科普著作4本。获多项国家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及中国科学院奖,以及北京市、中国科学院和全国科普先进个人奖。
张德良
演讲内容: (1)人民科学家钱学森不平凡的一生与贡献
(2)小行星撞击地球会毁灭人类吗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兼任北京大学工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学院和南京理工大学动力学院兼职教授。曾任中国力学学会爆炸力学和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曾先后多次应邀赴加拿大、日本和德国,以及我国台湾等地工作、讲学和授课。主要从事爆炸与安全、高温气体动力学等方面研究工作,长期参与航空航天和军工领域重大项目,并发表论文200余篇。多次获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级奖励。